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2025考研大纲: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网络 357 2024-12-13 15:20:01

考研大纲不仅能给你一个复习的方向,还能帮助你梳理整个知识大纲,方便学习。考研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5考研大纲: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

【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

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能够以此对心理实践做出合理分析。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 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满分为 300 分。

一、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第四节 脑功能学说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四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第五节 错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念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六章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感觉记忆 第四节 短时记忆 第五节 长时记忆 第六节 内隐记忆

第七章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表象 第三节 概念 第四节 推理

第五节 问题解决 第六节 决策

第八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语言理解

第四节 语言产生

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

第四节 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第十章 情绪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情绪与脑

第三节

第四节 情绪理论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

第十一章 能力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

第四节 情绪智力

第五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十二章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人格理论 第三节 认知风格 第四节 人格测验 第五节 人格成因

第十三章 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 第四节 学习的规律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第一节 个体发展

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发展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

第五节 中老年时期的发展

二、管理心理学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

第一节 管理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模型

第二节 行为变量的测量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第二节 “社会入 ”的假设

第四章 个性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念

第六节 个性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五章 知觉与归因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第二节 影响知觉的因素

第五节 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 需要与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奖励制度

第四节 工作绩效评估

第五节 职业发展机会的激励作用

第八章 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感

第一节 态度

第九章 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第一节 群体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 工作群体特征

第二节 群体如何控制其成员

第三节 社会化:群体成员如何学习角色、规章 制度和规范

第十一章 有效的工作群体与团队

第十二章 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第一节 群体的沟通 第二节 群体的冲突

第十三章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方法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相互作用分析

第一节 领导概述 第二节 特性理论 第三节 作风理论 第四节 行为理论 第五节 应变理论

第六节 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第七节 领导者的决策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设计概念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一般组织的结构形态

第四节 决定组织结构设计的一些关键因素

第一节 直线式组织结构的兴衰

第十七章 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分类

第四节 组织文化的创造、保持和培育 第五节 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问题

第十九章 工作应激

第一节 应激的概述

第二节 引起工作应激的原因 第三节 工作应激的后果

第四节 工作应激的对策

三、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选择

第三章 自我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三、 自我偏差

四、 自我与文化

第四章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

二、个人知觉 三、归因

第五章 社会行为

一、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二、人类的侵犯行为

三、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

一、态度概述

二、态度的形成

三、态度改变 四、说服

五、偏见

第七章 人际关系

一、人际吸引

二、亲密关系 三、爱情

四、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第八章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一、社会交换

二、社会影响

三、从众、顺从与服从

第九章 团体与领导

一、团体概述

二、团体领导

三、团体内部沟通

四、团体决策

第十章 健康心理学

一、与健康相关的概念 二、压力

三、应对方式

第十一章 文化心理学

一、文化心理学概述

二、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三、对中国文化的分析

第十二章 积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三、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

四、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的科学研究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与取向

第二章 研究选题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

第二节 问题与假设的提出

第三章 文献查阅与综述

第一节 文献查阅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内容与类型

第二节 研究设计的效度 第三节 概念操作与测量

第五章 实验法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模式

第六章 调查法

第一节 调查法概述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测验的原理与设计

第七章 观察法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第二节 主要观察策略

第三节 观察的记录与分析

第八章 访谈法

第一节 访谈法概述

第二节 访谈法的设计

第三节 访谈实施与分析

第九章 单个案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个案研究

第二节 单被试实验

第十章 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 第二节 元分析

第十一章 专用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社会测量法

第二节 认知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科学描述与推理

第一节 描述变量关系

第二节 科学推理的形式

第十三章 理论建构

第一节 理论建构概述

第二节 心理学理论的类型

第三节 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的应用

第十四章 研究报告写作

第一节 研究报告的结构

第二节 问题提出部分的写作 第三节 研究方法部分的写作

第四节 结果部分的写作 第五节 讨论部分的写作 第六节 其他部分的写作

五、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第一章

第一节 统计方法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节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第三节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发展 第四节 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

第二章 统计图表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第三章 集中量数

第一节 算术平均数

第二节 中数与众数

第三节 其他集中量数

第四章 差异量数

第一节 全距与百分位差

第二节 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 第三节 标准差的应用

第四节 差异量数的选用

第五章 相关关系

第一节 相关、相关系数与散点图

第二节 积差相关

第三节 等级相关

第四节 质与量相关 第五节 品质相关

第六节 相关系数的选用与解释

第六章 概率分布

第一节 概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正态分布 第三节 二项分布 第四节 抽样分布 第七章 参数估计

第一节 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第二节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第三节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 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

第五节 比率及比率差异的区间估计

第八章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原理

第二节 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第三节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四节 方差的差异检验

第五节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第六节 比率的显著性检验

第九章 方差分析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四节 事后检验

第十章 χ?检验

第一节 χ?检验的原理 第二节 拟合优度检验 第三节 独立性检验

第四节 同质性检验与数据的合并 第五节 相关源的分析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

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第三节 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第四节 等级方差分析

第十二章 线性回归

第一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 第二节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第三节 回归方程的应用

第十三章 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

第一节 多因素方差分析 第二节 多重线性回归

第三节 因子分析

第十四章 抽样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抽样的意义和原则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第三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

考试参考书目:1.《普通心理学(第五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管理心理学(第四版)》,卢盛忠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3.《社会心理学(第四版)》,侯玉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版)》辛自强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五版)》,张厚粲、徐建平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说明:如考试参考书目中有共同的知识点, 以普通心理学中的知识点为准; 如现代心理与教 育统计学与心理研究方法中有共同的知识点,以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为准。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5考研大纲: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附件: 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考试大纲.docx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m.nutnow-lb.com/dagang/173826.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