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西南民族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网络 296 2024-12-30 19:05:01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旨在考查学生对中药学(药学)基础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各方面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学习中药学相关课程和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本科目按照中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分为中药学综合药学综合两个部分。中药学综合内容包括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和中药药剂学三门课程;药学综合内容包括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剂学三门课程。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 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分配

试卷分为中药学综合药学综合两个部分,不同专业学生可选择其中之一完成答卷。每门综合涵盖3门课程,各门课程均为100分,总分共计300分。每门课程题型均设有单项选择题(30分)、名词解释(15分)、判断题(15分)、简答题(20分)和论述题(20分)等题型。

三、考查范围

(一)中药学综合

1. 中药学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及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

(2)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道地药材的概念及中药采集的一般原则

(3)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的概念及目的;常用及特殊炮制方法

(4)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内涵的理解;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及毒性的概念,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5)中药的配伍

中药配伍的目的;中药“七情”配伍的含义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中药的用药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及服药的饮食禁忌。

(7)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服药方法。

(8)解表药

解表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及使用注意。麻黄、桂枝、荆芥、羌活、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等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9)清热药

清热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及使用注意。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等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0)泻下药

泻下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火麻仁、番泻叶、芦荟、郁李仁、巴豆霜、甘遂、牵牛子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1)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独活、威灵仙、秦艽、防己、桑寄生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川乌、蕲蛇、五加皮、乌梢蛇、桑枝、莶草、臭梧桐、雷公藤、狗脊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2)化湿药

化湿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广藿香、苍术、厚朴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砂仁、豆蔻、佩兰、草果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3)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茯苓、木通、滑石、石韦、香加皮、通草、瞿麦、蓄、海金沙、萆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4)温里药

温里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胡椒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5)理气药

温气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青皮、沉香、川楝子、薤白、檀香、乌药、荔枝核、佛手、柿蒂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6)消食药

消食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山楂、六神曲、麦芽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

(17)止血药

止血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小蓟、地榆、三七、茜草、白及、艾叶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蒲黄、仙鹤草、苎麻根、棕榈炭、血余炭、炮姜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8)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莪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姜黄、乳香、鸡血藤、土鳖虫、马钱子、三棱、水蛭、没药、五灵脂、泽兰、王不留行、自然铜、骨碎补、血竭、刘寄奴、穿山甲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功用异同点。

(19)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半夏、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天南星、旋覆花、竹茹、紫菀、马兜铃、枇杷叶、白前、竹沥、天竺黄、前胡、海藻、昆布、款冬花、白果的功效、用法用量、临床应用特点及功用异同点。

(20)安神药

安神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朱砂、磁石、龙骨、酸枣仁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功用异同点;琥珀、柏子仁、远志、首乌藤、合欢皮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及用法用量。

(21)平肝息风药

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珍珠、地龙、全蝎、蜈蚣、刺蒺藜、僵蚕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及用法用量。

(22)开窍药

开窍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麝香、石菖蒲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冰片、苏合香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及用法用量。

(23)补虚药

补虚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补骨脂、菟丝子、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西洋参、山药、大枣、紫河车、巴戟天、续断、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百合、天冬、石斛、玉竹、枸杞子、太子参、白扁豆、益智仁、沙苑子、龙眼肉、南沙参、黄精、墨旱莲、女贞子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用法用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24)收涩药

收涩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使用注意。五味子、乌梅、山茱萸、桑螵蛸、莲子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麻黄根、诃子、肉豆蔻、海螵蛸、芡实、五倍子、赤石脂的功效、临床应用特点及用法用量。

2. 中药药理学

(1)绪论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的概念;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及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思路。

(2)中药药性

中药四性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进展;中药归经、升降浮沉的药理研究进展。

(3)中药药效学

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多效性、双向调节性、量效关系不规则性、作用相对缓慢、温和);中药药理与功效的关系;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

(4)中药毒理学

中药“毒”的内涵;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中药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形式;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防止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

(5)解表方药

解表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麻黄、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麻黄桂枝配伍的药理研究。

(6)清热方药

清热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黄芩、黄连、苦参、连翘、金银花、栀子、板蓝根、鱼腥草、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7)泻下方药

泻下方药的分类及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大黄、芒硝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8)祛风湿方药

祛风湿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秦艽、川乌、雷公藤、独活、五加皮、青风藤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雷公藤的不良反应。

(9)芳香化湿方药

芳香化湿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藿香、厚朴、苍术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10)利水渗湿方药

利水渗湿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茯苓、猪苓、泽泻、茵陈、金钱草、薏苡仁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11)温里方药

温里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附子、干姜、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附子炮制减毒机制及不良反应。

(12)理气方药

理气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枳实、枳壳、青皮、陈皮、木香、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13)消食方药

消食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山楂、神曲、鸡内金、莱菔子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14)活血化瘀方药

活血化瘀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丹参、川芎、莪术、银杏叶、延胡索、益母草、虎杖、水蛭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15)化痰止咳平喘方药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半夏、川贝母、桔梗、苦杏仁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16)开窍方药

开窍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麝香、冰片、石菖蒲、安宫牛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17)补虚方药

补虚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常用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甘草、当归、淫羊藿、枸杞子、麦冬、鹿茸、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和临床应用。

3. 中药药剂学

(1)基本概念

中药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药物剂型与药物传递系统DDS)、辅料与药物制剂、药品、剂型、调剂、药典、GMP、GLP、GCP的基本知识。

(2)中药粉体学

粉碎方法与设备(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超微粉碎等);筛析方法与设备;粉体学在药剂中的应用,包括混合、分剂量、可压性、片剂及丸剂的崩解等。

(3)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浸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分离与精制方法;浓缩方法与设备(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等);干燥方法与设备(烘干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等)。

(4)中药制剂的基本理论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率;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药物微粒分散系的性质与稳定性;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及稳定化方法。

(5)中药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纳米乳与亚纳米乳、微囊与微球、脂质体的制备技术;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如蛋白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

(6)各类中药制剂

浸出制剂(汤剂、合剂、糖浆剂、煎膏剂、酒剂与酊剂等)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7)中药调剂

处方的调配程序与注意事项、中药“斗谱”排列原则。

(二)药学综合部分

1. 药理学

(1)绪论

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的基本概念;药理学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新药研究与开发相关内容。

(2)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转运、药物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时-量曲线及药动学模型,包括药物消除动力学、房室模型及药动学主要参数(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多次给药的稳态血药浓度。

(3)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与效应、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类型、量效关系、效能与效价、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受体的定义与性质、受体学说、受体的类型与第二信使、激动剂与拮抗剂、受体的调节。

(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机体因素;药物因素;长期用药引起机体反应性的变化(耐受性与耐药性、成瘾性与依赖性等)。

(5)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及生理功能;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及分类。

(6)作用于胆碱能系统药物

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防治措施;山莨菪碱与东莨菪碱的作用及比较。

(7)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系统药物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比较;麻黄碱、间羟胺、多巴胺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8)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类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巴比妥类的分类及特点、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水合氯醛等其他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9)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癫痫的首选用药,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二氮?类、乙琥胺、丙戊酸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硫酸镁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0)抗精神失常药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碳酸锂、丙咪嗪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1)镇痛药

吗啡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美沙酮、可待因、喷他佐辛、罗通定及纳洛酮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2)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药理作用及机制;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保泰松、塞来昔布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抗痛风药的分类及机制。

(13)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机制及代表药;一线抗高血压药的降压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抗高血压药的合理用药原则。

(14)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及代表药;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其他治疗CHF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5)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硝苯地平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16)利尿药与脱水药

利尿药的分类、作用特点及代表药;呋塞咪、氢氯噻嗪、螺内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脱水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7)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法与剂量。

(18)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磺酰脲类、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餐时血糖调节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9)抗菌药物概论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20)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抢救措施;头孢菌素类分类、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2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肽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同的抗菌谱、抗菌作用、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及不良反应;常用药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特点及应用;多肽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抗菌特点及临床应用。

(22)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及临床应用。

(23)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及临床应用;氯霉素类药物的抗菌谱、 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4)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磺胺类药物的抗菌特点、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 药剂学

(1)概述

药剂学的概念、任务与分支学科药物剂型与药物传递系统;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药典、GMP、GLP、GCP。

(2)各种药物剂型

液体制剂、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雾化剂型等。包括概念、特点、分类、常用辅料、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3)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率、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药物微粒分散系的性质与特点、药物微粒分散系的物理稳定性;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药物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药物制剂的设计及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及优化设计方法。

(4)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5)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包括概念、特点、分类、常用辅料、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6)透过皮给药制剂

皮肤的生理结构与吸收途径、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技术、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7)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分类、特点和理化性质。

3. 天然药物化学

(1)总论

天然药物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常用溶剂极性大小比较;各类主要分离材料的特点及其分离化合物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结构研究中的主要谱学方法;结构解析的程序各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过程及注册分类天然药物、中药复方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常用的策略和方法。

2)糖和苷类

单糖的类型、绝对构型及端基碳差向异构相对构型的判定原则,苷键类型、裂解方法及影响因素,糖的核磁共振谱学特征与苷化位移一般规律,糖与苷的化学性质,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糖链的结构测定方法。

3)酚性化合物

简单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结构类型及典型化合物,香豆素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典型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蒽醌的波谱特征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显色反应、提取分离方法,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学特征和结构鉴定。

4)萜和甾体类

萜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类型及代表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挥发油的定义、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三萜及其苷的定义、结构类型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各类型代表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甾体化合物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生物活性,强心苷和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类型、波谱特征,强心苷和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鉴别反应及提取分离方法。

5)生物碱类化合物

生物碱的定义、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碱性强弱影响因素,生物碱鉴别、提取、分离的方法及原理,常见药物生物碱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附件: 西南民族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docx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m.nutnow-lb.com/dagang/177394.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