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农业知识综合四
﹎﹎﹎﹎﹎﹎﹎﹎﹎﹎﹎﹎﹎﹎﹎﹎﹎﹎﹎﹎﹎﹎﹎﹎﹎﹎﹎﹎﹎﹎﹎﹎﹎﹎﹎﹎﹎﹎﹎﹎﹎﹎﹎﹎﹎
本大纲包括参考书目、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三部分
Ⅰ.参考书目
1.《发展经济学》(马工程教材),《发展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2.《管理学》(马工程教材),《管理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3.《农业政策学》,孔祥智、钟真、毛雪峰、陈卫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12月第2版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 试卷内容结构
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农业政策学各占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7分,简答题63分,论述题30分,案例分析题30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发展经济学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1. 重点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内涵,以及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基本特征
2. 掌握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特征
3. 了解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1. 重点掌握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各类度量指标及其优缺点
2. 掌握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
3. 了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区别,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1. 掌握全面发展观、发展阶段论、四化同步发展论及发展方式转变论
2. 了解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经济增长
1. 重点掌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及中等收入陷阱有关概念
2. 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
3. 了解新经济增长模型、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
第五章 公平、分配与贫困
1. 重点掌握收入分配的概念与度量方法、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
2. 掌握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和中国高速增长下收入分配变化趋势
3. 了解公平的含义与实现途径、缓解贫困状况的各种途径、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经验与未来任务
第六章 二元经济发展
1. 重点掌握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模型、托达罗模型的内容及评价
2. 掌握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与动因、乡—城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与主要特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及其政策思路
3. 了解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七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
1. 重点掌握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定义,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作用机理和产业结构分类
2. 掌握工业化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战略,信息化时代产业结构的新特征,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以及中国工业化过程与发展战略的选择
3. 了解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第八章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1. 重点掌握工农业相互关系的演进、传统农业有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土地制度理论
2. 掌握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关系的演变,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农业有关发展政策
3. 了解中国的土地制度变革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1. 重点掌握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平衡的表征,以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2. 掌握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各种表现,城市化的含义和城市化过程曲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
3. 了解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机理,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演进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
1. 重点掌握增长极理论及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
2. 掌握梯度转移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和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3. 了解米尔达尔“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
1. 重点掌握人口增长的经济学分析内容、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多样性、人力资本形成途径,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2. 掌握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的含义
3. 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及其原因
4. 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
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
1. 重点掌握资本形成概念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储蓄类别及其决定因素,金融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掌握中国高储蓄率及其形成的原因,金融自由化的含义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3. 了解新时代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的转变,金融发展的理论观点
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
1. 重点掌握技术进步的含义、技术创新与扩散有关理论
2. 掌握全要素生产率与索洛余值法、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和技术提升战略
3. 了解技术进步的度量方法,中国技术进步方式与创新驱动发展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重点掌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2. 掌握资源诅咒论、环境退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3. 掌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和非市场制度
4. 了解环境治理的对策思路、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
1. 重点掌握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论、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贸易发展战略及政策
2. 掌握中国贸易自由化体制改革、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外贸与经济的影响
3. 了解贸易条件恶化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格局
第十六章 国际投资
1. 重点掌握外资概念与分类、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 掌握两缺口模型及其评价、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3. 了解中国对外投资趋势与动因、“一带一路”建设
第十七章 制度与发展
1. 重点掌握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基本观点、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2. 掌握产权、契约制度,新时代中国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3. 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借鉴和缺陷
第十八章 市场与政府
1. 重点掌握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掌握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发展中国家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表现
第二部分 管理学
绪论
1. 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2. 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 重点掌握组织的概念及特征、管理的概念及特征、管理工作的内容、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掌握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基本工具
3. 了解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1. 重点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
2. 掌握明茨伯格的组织协调理论、现代系统与权变管理理论
3. 了解当代管理理论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
1. 重点掌握决策的内涵、要素及特征、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准则
2. 掌握决策的类型
3. 了解决策的功能与任务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1. 重点掌握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环境分析常用的方法、活动方案生成的方法、活动方案评价方法、选择活动方案的决策树方法
2. 掌握决策背景研究方法
3. 了解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和行为决策、选择活动方案的机会评价框架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1. 重点掌握计划的本质与特征、计划制定的过程和方法、目标管理的含义、特点及过程、PDCA循环
2. 掌握计划的类型与作用、决策追踪与调整
3. 了解目标管理的类型、预算管理
第六章 组织设计
1. 重点掌握组织设计及影响因素、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结构的概念、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组织整合及其内容
2. 掌握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3. 了解组织设计的内容、组织结构的内容
第七章 人员配备
1. 重点掌握人员配备的任务、人员配备的原则、人员选聘、人员培训的方法、人员考评的要素
2. 掌握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人员培训的功能和任务、人员考评的功能
3. 了解人员考评的方法和工作程序、人员录用
第八章 组织文化
1. 重点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征、组织文化的构成和功能、组织文化的塑造
2. 掌握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3. 了解组织文化的分类、组织文化的反功能
第九章 领导的一般理论
1. 重点掌握领导与管理的异同、领导权力的来源、权变领导理论
2. 掌握领导者行为理论、路径——目标领导理论、领导者特质理论
3. 了解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领导者角色理论、领导者团队理论
第十章 激励
1. 重点掌握激励的含义、各种激励理论、激励的方法
2. 掌握人的行为过程及特点
3. 了解人性假设及其发展、激励机理
第十一章 沟通
1. 重点掌握沟通的内涵及其功能、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克服沟通障碍、冲突的内涵与特征
2. 掌握沟通的过程、类型及渠道、有效沟通的标准、冲突的原因及类型、冲突管理
3. 了解冲突观念的变迁
第十二章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1. 重点掌握控制的内涵、原则、类型
2. 掌握控制的过程
3. 了解控制系统
第十三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1. 重点掌握层级控制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2. 掌握市场控制、团体控制的基本知识
3. 了解工作质量与过程控制、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
第十四章 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
1. 重点掌握风险与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识别的过程、风险评估的标准、风险控制的策略、危机及其特征
2. 掌握风险识别的方法、危机预警、危机反应与恢复管理
3. 了解风险的类型、风险评估的方法
第十五章 创新原理
1. 掌握管理创新的内涵、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
2. 熟悉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3. 了解管理工作的维持与创新的关系、管理创新的内在规定性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1. 掌握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组织变革的障碍、组织结构创新、学习型组织
2. 熟悉组织变革过程管理、知识创新的模式与过程
3. 了解作为知识体系的组织、组织学习
第三部分 农业政策学
导论
了解政策的概念、特点,以及政策科学的内容
理解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第一章 农业政策变迁的制度分析
1. 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基础地位的含义
2. 掌握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征
3. 掌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布的涉农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 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
2. 重点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制度内涵
3. 熟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
4. 熟悉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思路
5. 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态势
第三章 农业土地政策
1. 重点掌握农业土地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
3. 了解农业土地流转政策的演进和当前的政策要点
4. 重点掌握耕地保护政策
5. 了解土地整治政策
第四章 农业劳动力政策
1. 了解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变阶段
2. 了解职业农民政策
第五章 农业科技政策
1. 了解农业科技政策的目标、工具
2. 掌握农业科技效果实证分析方法
3. 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农业科技政策改革进程与效果
第六章 农业金融政策
1. 重点掌握农业金融政策工具
2. 了解农业金融政策脉络,掌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演进阶段
3. 了解农业金融政策成效
第七章 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
1. 重点掌握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的内涵
2. 重点掌握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的工具
3. 掌握建国以来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演进脉络
4. 了解政策执行效果
第八章 农业市场与价格政策
1. 了解农产品价格政策类型
2. 了解1949-2004价格政策与成效
3. 掌握2004年至今价格政策与成效
第九章 农业对外开放政策
1. 掌握农业对外开放政策工具
2. 了解CGE分析模型
3. 了解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与效果
第十章 农业合作组织政策
1. 掌握农业合作组织的内涵与政策背景
2. 了解农业合作组织政策工具
3.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
4. 了解农业合作组织政策的发展趋势和着力点
第十一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
1. 了解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2. 了解2008年以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脉络和评析
3. 重点掌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第十二章 粮食政策
1. 重点掌握粮食、粮食安全与粮食政策的基本概念
2. 重点掌握粮食政策工具和评估方法
3. 掌握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政策措施及效果
第十三章 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政策
1. 掌握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2. 重点掌握农业环境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