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研友想知道2025湘潭大学考研各专业怎么复习?大纲是什么?请关注各院校2025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今天,考研营小编整理了“湘潭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826材料科学基础”的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
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材料科学基础》考试 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讲述材料的微观组织与 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课程强调晶体材料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对于理解现有材料 和开发新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该课程被指定为材料学科专业硕 士研究生的入学专业基础考试课程。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详细要点见第二部分,重在掌握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强调晶体材料的共性 知识。
三、评价目标
考试的目标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 基本理论分析材料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 150 分。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一 固体材料的结构
了解原子间的主要键合方式;掌握空间点阵、晶胞的概念;
了解布拉菲点阵;掌握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掌握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概念、标定方法;
掌握晶面间距、晶面及晶向的夹角计算方法; 了解晶带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三种典型纯金属的晶体结构:点阵常数、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 度、原子堆垛方式、间隙;
了解同素异构现象、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
掌握固溶体概念、特征,影响置换/间隙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 掌握金属间化合物概念、影响因素、分类、特性。
二 材料的凝固
了解金属液态结构的特点;
掌握纯结晶驱动力的热力学分析,均匀/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形核半 径,结晶条件;
熟悉晶核长大的条件;掌握晶体长大的三种机制;
掌握纯金属长大的形态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掌握典型铸锭组织特征及形成原因。
三 单元系、二元系相图及合金的凝固组织
掌握相图概念、含义、相律、杠杆定律; 了解常用的相图测绘方法;
掌握二元匀晶、共晶、包晶及其合金凝固组织;
掌握共晶组织的形成特点,伪共晶、离异共晶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掌握有效分配系数、区域提纯、成分过冷、凝固界面形貌形成的特点和规 律;
掌握铁碳合金相图以及碳的存在形式、碳钢铸铁凝固组织和性能; 掌握相图的线条和相区分析;
了解相平衡的热力学条件、吉布斯自由能曲线与相图的关系。
四 三元系相图
掌握三元相图的几何规则,匀晶三元相图的空间模型、结晶过程、等温截 面、变温截面;
掌握共晶三元相图、包共晶三元相图、三元包晶相图的特点; 掌握三元相图中的四相平衡、接触法则。
五 固体材料中的扩散
掌握扩散第一、二定律的定义、应用范围以及扩散第二定律特殊解; 掌握扩散的三个微观机制;
了解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掌握扩散驱动力和上坡扩散的本质;
了解柯肯达尔效应;
了解反应扩散的概念、解释扩散层相分布特点、了解速率关系式。
六 空位与位错
掌握点缺陷概念、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点缺陷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掌握位错概念、位错的结构、柏氏矢量;
掌握位错的运动、滑移、攀移特征;
掌握推动位错运动的力、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变能、位错的线张力; 掌握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位错的萌生与增殖理论;
掌握堆垛层错、不全位错、位错反应、扩展位错的概念和特征。
七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掌握应力应变曲线;
掌握滑移、扭折、孪生的概念与区别; 掌握滑移的位错机制;
了解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了解晶粒取向及晶界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了解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了解合金的塑性变形、冷加工组织与性能变化。
八 回复和再结晶
掌握变形金属加热时的变化;
掌握回复、再结晶概念及过程,再结晶形核、动力学、再结晶温度以及组 织;
掌握再结晶晶粒的长大过程和动力学;
掌握二次再结晶概念; 了解再结晶退火;
了解动态回复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加工,金属的超塑性。
九 固态相变
了解固态相变的分类;
掌握固态相变的形核与长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掌握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调幅分解的特点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掌握马氏体转变的特点,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动力学、晶体学以及特殊 马氏体材料性能。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
可以参考近年的考试试题,但不要以此去推测考试侧重点。不同教师出题 风格是不同的,考试题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但出题范围原则上不会超出大
纲。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湘潭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826材料科学基础”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湘潭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826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