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闽南师范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827微生物学

网络 160 2024-12-31 12:59:04

考研大纲包含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形式、要求、范围、试卷结构等指导性考研用书。今天,为了方便2025考研的学子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闽南师范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827微生物学”的相关内容,谢谢您的关注。

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试科目名称: 微生物学

科目说明:(考试用具要求)无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试卷满分分值为150,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要求考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能够运用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验研究、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微生物学问题,并能够设计微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方案;能够反思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分析、评价微生物学热点话题,预测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答题方式为闭卷考试,笔试。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绪论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微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细菌的不同染色法及用途;细菌的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2、放线菌的形态和构造;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3、蓝细菌形态和结构;

4、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定义、形态与构造。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2、酵母菌细胞的形态与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酵母菌的群体特征;

3、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4、蕈菌的定义、形态与构造;锁状联合形成过程;蕈菌子实体产生及生活史。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1、病毒的概念和特性;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病毒的群体特征;

2、噬菌体的定义、繁殖方式;烈性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温和噬菌体与溶源性的定义;温和噬菌体存在形式;裂解性循环与溶源性循环的相互关系;植物病毒、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的特征和繁殖方式;

3、亚病毒因子的概念和特性;

4、病毒与人类实践的关系;病毒防控的科学原理。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及其功能: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能源和水;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不同方式的定义、特点及区别;

3、培养基的定义;培养基选用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培养基的不同种类、定义、功能和应用;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底物脱氢的4条途径——EMP途径、ED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特点;传递氢和接受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的概念、乙醇发酵、乳酸发酵及氨基酸发酵产能;

2、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化能自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嗜盐菌紫膜的光介导ATP合成;

3、微生物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两用代谢途径;代谢物回补顺序;

4、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例举:自养微生物的CO

2

固定;生物固氮的概念、生化机制;好氧菌固氮酶避氧害机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

5、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方法:测生长量、计繁殖数;

2、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及其在生产中的指导意义;微生物连续培养的优缺点;恒浊器和恒化器的区别和应用;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温度——微生物生长温度三基点;氧气——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及其生物学特性;pH——pH与微生物的关系、调节pH的方法与措施;

4、微生物的培养法概论:微生物培养技术发展轨迹的特点;实验室培养法;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厌氧菌和好氧菌培养的主要方式;

5、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概念;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原理、操作和影响因素;化学杀菌剂、消毒剂和治疗剂对微生物的作用;重要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微生物耐药性及其防治。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三个经典实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形式;常见质粒种类;

2、基因突变的定义、类型、特点;基因自发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基因突变的机制;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及其修复;自发突变与育种;诱变育种的定义、基本环节、原则和筛选方法;

3、基因重组的定义;原核生物的4种基因重组方式——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有性杂交和准性杂交;

4、基因工程的定义、基本操作和应用;CRISPR与基因编辑;

5、菌种衰退的定义、原因及防止措施;菌种复壮的定义及措施;菌种保藏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水体、空气、土壤、农产品、生物体内外及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人类活动对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菌种资源的开发;

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互生、共生、寄生、拮抗、捕食;

3、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碳素、氮素、硫素和磷素循环;

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1、传染与传染病的定义;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

2、非特异性免疫:表皮和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炎症反应;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物质:补体和干扰素;

3、特异性免疫的定义;免疫应答的具体类型和反应过程;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分子免疫及其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4、抗原与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抗原、抗体间的主要反应;免疫标记技术;

5、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1、通用分类单元;菌种、模式菌种、变种、菌株等概念;微生物命名原则;正确书写微生物的学名;

2、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三域学说及其发展;

3、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伯杰氏手册》;

4、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结束语 微生物学的展望

1、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科研中的作用;

2、现代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考试基本题型和分值

(一)

名词解释题40分;

(二)

简答题70分;

(三)综合论述

题40分。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闽南师范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827微生物学”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827微生物学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附件: 闽南师范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827微生物学.docx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m.nutnow-lb.com/dagang/178836.html
相关问答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