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2025考研大纲:贵州医科大学2025考研自命题考试大纲:346 体育综合

考研大纲不仅能给你一个复习的方向,还能帮助你梳理整个知识大纲,方便学习。考研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5考研大纲:贵州医科大学2025考研自命题考试大纲:346 体育综合”的相关内容,祝您考研顺利!

2025年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体育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体育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

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的体育学

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体育专 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 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体育综合考试范围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 《运动生理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体育学科和相关学 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 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学校体育学:120

2.运动训练学:120

3.运动生理学:6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第 1-6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 多项选择题:第 61-7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题:第 71-8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名词解释:第 86-91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题:第 92-9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70 题:第 99-10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IV.考查内容

一、《学校体育学》 参考书目: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5.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体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

第四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第三节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第一节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五章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

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特点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第六章 体育教学的特点、 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

第三节 体育教学内容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

第二节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 第三节 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

第九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

第二节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

第十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节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十一章 体育课教学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

第二节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 第三节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第十二章 课外体育活动

第一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第十三章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第十四章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第一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第二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第十五章 体育教师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特征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第十六章 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第一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

第二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 第三节 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二、《运动训练学》 参考书目: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年.

第一章 运动训练学导言

第一节 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第二节 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第三节 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第一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第三节 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第四节 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第五节 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第六节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第三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 第一节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第二节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四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

第一节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二节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第三节 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训练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 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第二节 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第三节 操作性训练方法

第四节 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第六章 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第一节 运动训练负荷概述

第二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第三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第四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第五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项群特征

第七章 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第一节 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构架

第二节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第三节 运动训练过程的调控

第八章 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第一节 教练员的认知

第二节 教练员的执教

第三节 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 第四节 教练员的领导行为

三、《运动生理学》 参考书目:

王瑞元、苏全生主编.运动生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体 育出版社,201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运动生理学概述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持与调节 第四节 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

第五节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第二章 骨骼肌机能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第四节 骨骼肌特性

第五节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七节 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第八节 肌电的测试原理与应用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第四节 运动员血液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六节 血液中重要指标参考值及意义 第四章 循环机能

第一节 循环系统概述 第二节 心脏生理

第三节 血管生理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运动与心血管功能 第五章 呼吸机能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第六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第一节 物质代谢 第二节.能量代谢 第三节 体温

第七章 肾脏功能

第一节 肾脏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 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第四节 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第八章 内分泌功能

第一节 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第二节 激素作用的机制与调节

第三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第四节 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及激素

第五节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第九章 感觉机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与位觉

第四节 本体感觉 第五节 其他感觉

第十章 神经系统机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 第六节 睡眠

第七节 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

第八节 脑电图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

第一节 运动技能的概念和生理本质 第二节 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

第三节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因素 第十二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有氧工作能力 第三节 无氧工作能力 第十三章 身体素质

第一节 力量素质

第二节 速度素质

第三节 耐力素质

第四节 平衡、灵敏、柔韧和协调 第十四章 运动性疲劳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 第四节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

第三节 稳定状态 第四节 疲劳状态 第五节 恢复过程

第十六章 特殊环境与运动

第一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 第二节 热环境与运动

第三节 冷环境与运动

第四节 水环境与运动

第五节 微重力与运动

第六节 水下环境与运动

第十七章 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 第三节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综合评定

第四节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第十八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第一节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二节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第三节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第十九章女性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第一节 女性生理特点

第二节 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能力 第二十章 衰老与运动

第一节 衰老的概念与机理

第二节 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 第三节 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

第二十一章 运动健身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三节 运动处方的实施 第四节 运动处方的应用

第二十二章 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田径

第二节 竞技体操

第三节 球类运动 第四节 游泳

第五节 重竞技运动 第六节 冰雪运动

第七节 武术运动 第二十三章 体能 第一节 基础体能 第二节 专项体能 第三节 综合体能

第四节 体能测评的生理学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5考研大纲:贵州医科大学2025考研自命题考试大纲:346 体育综合”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346 体育综合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标签: 346 体育综合考研大纲 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推荐课程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首页 报考 备考 院校 专业 复试 调剂 问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