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Z1] | |
---|---|
招生人数 | 3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太阳能光催化水处理工程 02(全日制)褐煤能源化学工程 03(全日制)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
考试科目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2 数学二 4.837 材料科学基础 |
备注 | 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该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我校自主增设专业,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毕业时学位证书上的“学科(专业)”名称为其所属的一级学科名称:“材料科学与工 程”。 |
专业名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805Z2] | |
---|---|
招生人数 | 6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硅基纳米材料与器材 02(全日制)有机发光器件 03(全日制)高效能源材料与器件 04(全日制)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 05(全日制)有机钙矿半导体光电材料与有机太阳能电池 06(全日制)低碳能源系统 |
考试科目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2 数学二 4.837 材料科学基础 |
备注 | 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该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我校自主增设专业,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毕业时学位证书上的“学科(专业)”名称为其所属的一级学科名称:“材料科学与工 程”。 |
招生年份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政治/科目一 | 外语/科目二 | 科目三 | 科目四 | 总分 |
---|---|---|---|---|---|---|---|
2018 | 0805Z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1 | 31 | 47 | 47 | |
2019 | 0805Z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6 | 36 | 54 | 54 | |
2020 | 0805Z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4 | 34 | 51 | 51 | |
2022 | 0805Z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5 | 35 | 53 | 53 | 263 |
2023 | 0805Z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5 | 35 | 53 | 53 | 263 |
2024 | 0805Z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4 | 34 | 51 | 51 | 263 |
2018 | 0805Z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31 | 31 | 47 | 47 | |
2019 | 0805Z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36 | 36 | 54 | 54 | |
2020 | 0805Z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34 | 34 | 51 | 51 | |
2022 | 0805Z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35 | 35 | 53 | 53 | 263 |
2023 | 0805Z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35 | 35 | 53 | 53 | 263 |
2024 | 0805Z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34 | 34 | 51 | 51 |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