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机械工程[080200] | |
---|---|
招生人数 | 14 |
研究方向 | 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机械电子工程 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4.输电线路工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机械设计基础 |
备注 | 复试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工程测试技术 ②CAD技术基础 |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 | |
---|---|
招生人数 | 18 |
研究方向 | 01.高温材料性能与寿命 02.电厂材料的磨损、腐蚀与防护 03.先进金属材料 04.电磁功能材料 05.电工新材料 0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07.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08.光伏材料与器件 09.激光熔覆与加工技术 10.微纳米表面工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2材料科学基础 |
备注 | 复试科目: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②无损检测基础 |
专业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0] | |
---|---|
招生人数 | 82 |
研究方向 | 01.热力学及能源高效转换与安全利用 02. 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03.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 04.动力机械及系统优化 05.燃烧与污染物控制 06.煤洁净利用理论与技术 07.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运行 08.清洁能源利用理论与技术 09.制冷与空调技术 10.智能发电(交叉学科) 11.能源互联网(交叉学科) 12.工程热物理及其它学科交叉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3热工基础 |
备注 | 复试科目: 电厂热力设备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热力发电厂 ②热学理论 |
专业名称: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 |
---|---|
招生人数 | 4 |
研究方向 | 01.室内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系统优化 0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03.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 04.城市废弃物高质化利用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3热工基础 |
备注 | 复试科目: 制冷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暖通空调 ②热学理论 |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081701] | |
---|---|
招生人数 | 4 |
研究方向 | 01.化学工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4化工原理 |
备注 | 复试科目: 物理化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化工热力学 ②化学反应工程 |
专业名称:材料与化工[085600] | |
---|---|
招生人数 | 10 |
研究方向 | 01.材料工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2材料科学基础 |
备注 | 复试科目: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②无损检测基础 |
专业名称:能源动力[085800] | |
---|---|
招生人数 | 40 |
研究方向 | 01.动力工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3热工基础 |
备注 | 复试科目: 电厂热力设备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热力发电厂 ②热学理论 |
专业名称:机械[085500] | |
---|---|
招生人数 | 10 |
研究方向 | 01.机械工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1机械设计基础 |
备注 | 复试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工程测试技术 ②CAD技术基础 |
专业名称:动力工程(2019)[085206] | |
---|---|
招生人数 | 78 |
研究方向 | 01. 大型发电机组优化运行 02.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03. 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04.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05. 核电与动力工程 06. 制冷及空调工程 |
考试科目 |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2②204英语二 03③302数学二 04④823传热学或824工程热力学或825流体力学 |
备注 |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我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其中全日制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英语笔译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非全日制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属于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领域之一。 |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2019)[085201] | |
---|---|
招生人数 | 21 |
研究方向 | 01. 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 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 0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04. 设备状态监测、诊断与控制 05. 先进制造技术 06. 输电线路工程 |
考试科目 |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2②204英语二 03③302数学二 04④821机械设计基础 |
备注 |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我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其中全日制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英语笔译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非全日制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机械工程是工学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工程研究生教育一个领域。 |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085501] | |
---|---|
招生人数 | 专业:2(不含推免) |
研究方向 | (01)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 (01)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 (01)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 (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 (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 (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 (03)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03)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03)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04)设备状态监测、诊断与控制 (04)设备状态监测、诊断与控制 (04)设备状态监测、诊断与控制 (05)先进制造技术 (05)先进制造技术 (05)先进制造技术 (06)输电线路工程 (06)输电线路工程 (06)输电线路工程 |
考试科目 | (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241)单独考试英语,(611)单独考试数学,(826)单独考试机械设计基础 |
备注 |
专业名称:动力工程[085802] | |
---|---|
招生人数 | 专业:2(不含推免) |
研究方向 | (01)大型发电机组优化运行 (01)大型发电机组优化运行 (01)大型发电机组优化运行 (0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0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0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03)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03)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03)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04)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04)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04)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05)核电与动力工程 (05)核电与动力工程 (05)核电与动力工程 (06)制冷及空调工程 (06)制冷及空调工程 (06)制冷及空调工程 (07)设备监理 (07)设备监理 |
考试科目 | (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241)单独考试英语,(611)单独考试数学,(827)单独考试热工基础 |
备注 |
专业名称:能源动力[085808] | |
---|---|
招生人数 | 专业:25(不含推免) |
研究方向 | (01)电化学储能装置与系统 (02)储热装置与系统 (03)综合能源系统 (04)储氢材料与技术 (05)电解制氢与燃料电池技术 (06)氢能综合应用技术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5)储能与氢能基础 |
备注 |
专业名称:碳储科学与工程[0807J2] | |
---|---|
招生人数 | 专业:4(不含推免) |
研究方向 | (01)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 (02)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 (03)储氢原理与技术 (04)氢燃烧与动力技术 (05)氢安全 (06)氢能综合应用系统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25)储能与氢能基础 |
备注 |
专业名称:工业生态学[0807J1] | |
---|---|
招生人数 | 专业:9(不含推免) |
研究方向 | (01)电化学储能材料与系统 (02)储热材料与系统 (03)氢能原理与技术 (04)机械储能技术 (05)储能系统原理与技术 (06)储能及综合能源系统 (07)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25)储能与氢能基础 |
备注 |
招生年份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政治/科目一 | 外语/科目二 | 科目三 | 科目四 | 总分 |
---|---|---|---|---|---|---|---|
2018 | 080200 | 机械工程 | 34 | 34 | 51 | 51 | |
2019 | 080200 | 机械工程 | 39 | 39 | 59 | 59 | |
2020 | 080200 | 机械工程 | 37 | 37 | 56 | 56 | |
2022 | 080200 | 机械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0200 | 机械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4 | 080200 | 机械工程 | 37 | 37 | 56 | 56 | 273 |
2018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4 | 34 | 51 | 51 | |
2019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9 | 39 | 59 | 59 | |
2020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7 | 37 | 56 | 56 | |
2022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4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7 | 37 | 56 | 56 | 273 |
2018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34 | 34 | 51 | 51 | |
2019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35 | 35 | 53 | 53 | |
2020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34 | 34 | 51 | 51 | |
2022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35 | 35 | 53 | 53 | 280 |
2023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35 | 35 | 53 | 53 | 260 |
2024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35 | 35 | 53 | 53 | 294 |
2011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40 | 40 | 60 | 60 | |
2012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8 | 38 | 57 | 57 | |
2014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8 | 38 | 57 | 57 | |
2015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8 | 38 | 57 | 57 | |
2016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6 | 36 | 54 | 54 | |
2018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4 | 34 | 51 | 51 | |
2019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9 | 39 | 59 | 59 | |
2020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7 | 37 | 56 | 56 | |
2022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4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37 | 37 | 56 | 56 | 273 |
2014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8 | 38 | 57 | 57 | |
2015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8 | 38 | 57 | 57 | |
2018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4 | 34 | 51 | 51 | |
2019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9 | 39 | 59 | 59 | |
2020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7 | 37 | 56 | 56 | |
2022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4 | 081701 | 化学工程 | 37 | 37 | 56 | 56 | 273 |
2020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37 | 37 | 56 | 56 | |
2020 | 085500 | 机械 | 37 | 37 | 56 | 56 | |
2011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40 | 40 | 60 | 60 | |
2012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7 | 37 | 56 | 56 | |
2014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7 | 37 | 56 | 56 | |
2015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8 | 38 | 57 | 57 | |
2016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4 | 34 | 51 | 51 | |
2018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4 | 34 | 51 | 51 | |
2018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4 | 34 | 51 | 51 | |
2018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4 | 34 | 51 | 51 | |
2018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4 | 34 | 51 | 51 | |
2019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5 | 35 | 53 | 53 | |
2019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5 | 35 | 53 | 53 | |
2019 | 085206 | 动力工程(2019) | 35 | 35 | 53 | 53 | |
2011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40 | 40 | 60 | 60 | |
2012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38 | 38 | 57 | 57 | |
2013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40 | 40 | 60 | 60 | |
2013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40 | 40 | 60 | 60 | |
2014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38 | 38 | 57 | 57 | |
2015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38 | 38 | 57 | 57 | |
2016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36 | 36 | 54 | 54 | |
2018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34 | 34 | 51 | 51 | |
2018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34 | 34 | 51 | 51 | |
2019 | 085201 | 机械工程(2019) | 39 | 39 | 59 | 59 | |
2022 | 085501 | 机械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5501 | 机械工程 | 38 | 38 | 57 | 57 | 332 |
2024 | 085501 | 机械工程 | 37 | 37 | 56 | 56 | 273 |
2022 | 085802 | 动力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5802 | 动力工程 | 38 | 38 | 57 | 57 | 300 |
2024 | 085802 | 动力工程 | 37 | 37 | 56 | 56 | 293 |
2022 | 085808 | 能源动力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5808 | 能源动力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4 | 085808 | 能源动力 | 37 | 37 | 56 | 56 | 273 |
2022 | 0807J2 | 碳储科学与工程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07J2 | 碳储科学与工程 | 35 | 35 | 53 | 53 | 260 |
2024 | 0807J2 | 碳储科学与工程 | 35 | 35 | 53 | 53 | 260 |
2022 | 0807J1 | 工业生态学 | 38 | 38 | 57 | 57 | 273 |
2023 | 0807J1 | 工业生态学 | 35 | 35 | 53 | 53 | 260 |
2024 | 0807J1 | 工业生态学 | 35 | 35 | 53 | 53 | 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