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F22水文气象综合 考试大纲

网络 105 2024-12-31 11:20:03

考研大纲包含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形式、要求、范围、试卷结构等指导性考研用书。今天,为了方便2025考研的学子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F22水文气象综合 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F22

科目名称:水文气象综合

第一部分 目标与基本要求

1. 课程目标

水文气象综合是水文气象学专业研究生的复试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水文学和气象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水文学方面,主要考察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计算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气象学方面,主要考察大气的基本特征、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上述基础知识、原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综合运用,以便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解决水文学和气象学方面的综合问题。

2. 基本要求

理解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水文测验技术和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水文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大气的基本特征,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具体内容

1.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1)掌握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水量平衡方程式的基本形式。

(2)掌握河流和流域的有关概念和特征参数的含义。

(3)理解降水的成因和分类,掌握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4)了解下渗的物理过程,下渗量的测定方法,掌握霍顿公式基本经验公式

(5)了解蒸发的物理机制,理解水面蒸发量的确定方法,掌握流域总蒸发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6)掌握径流的基本概念:流量、径流量等。

重点: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水量平衡方程式的基本形式;河流的基本特征、径流形成的基本过程以及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的类型以及表示方法、区域面平均雨量的计算方法。

2.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1)了解水文测站的任务、水文测站的分类,水文站网的布设;掌握水文测站的布设。

(2)了解水位观测设备,掌握水位观测方法以及观测成果整理。

(3)了解测流仪器,掌握流量测验的原理和方法。

(4)了解流量资料整编工作的任务,掌握建立流量水位关系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难点:流量测验的原理和方法、水位流量关系的建立。

3. 流域产汇流计算

(1)掌握降雨径流要素计算,掌握流域降雨分析、径流量计算及前期影响雨量计算方法。

(2)掌握流域产流分析,流域产流的基本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3)掌握流域产流计算,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超渗产流的产流量。

(4)掌握流域汇流计算,河道汇流和流域汇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重点:流域产流的基本方式及其基本特征,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超渗产流的产流量、河道汇流和流域汇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4.水文统计

1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方法及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

2)掌握常用的正态分布、皮尔逊型分布两种水文频率曲线。

3)掌握参数估计中的常见方法,如矩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掌握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

重点难点:随机变量分布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几种频率分布曲线;掌握参数估计中的矩法和适线法。

5 设计年径流

(1)掌握年径流的变化特性,工程规模与来水、用水、保证率之间的关系,理解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目的和内容。

(2)掌握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对年径流的影响,理解影响径流年内分配的因素。

(3)掌握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掌握设计代表年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的计算。

(4)掌握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掌握选择参证变量的条件,掌握利用径流、降雨资料展延设计站的年、月径流系列。

重点难点:年径流的特性,设计代表年年径流计算,选择参证变量的条件;工程规模与来水、用水、保证率之间的关系,设计代表年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利用径流、降雨资料展延径流系列。

6 大气概述

(1)了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大气各垂直分层的特点。

(2)掌握主要气象要素如温、压、湿、风的概念,常用的表示大气湿度物理量。

(3)掌握大气静力方程及其物理意义;掌握位势高度、气压梯度的概念。

4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判别方法及影响大气层结变化的因子。

(5)掌握干、湿绝热过程和方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的概念。

重点难点:大气静力学方程及其物理意义;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判别方法及影响大气层结变化的因子;干、湿绝热过程和方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的概念。

7 大气的运动

(1)掌握大气运动方程组的形式,理解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重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2)掌握标准坐标系中大气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连续方程;掌握大气运动的尺度特征。

(3)掌握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的概念和公式的意义。

(4)掌握摩擦力对近地层风的影响,地转偏差和垂直运动的产生。

(5)了解正压大气,斜压大气的概念,理解涡度和散度的概念。

重点难点:标准坐标系中大气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连续方程;大气运动的尺度特征;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的概念和公式的意义;摩擦力对近地层风的影响,地转偏差和垂直运动的产生

8 天气和气候

(1)掌握锋的概念和结构特征,了解锋的类型,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和锋;了解急流的概念。

(2)理解影响中国天气的主要中纬度(大气长波、阻塞高压、切断低压、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和低纬度天气系统(副高、台风等)及其结构和天气特征。

(3)了解对流性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天气现象。

(4)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和形成因素;掌握大气环流的基本状况,包括大气活动中心、平均纬圈环流、平均经圈环流等。

(5)掌握季风的概念和形成、东亚季风的形成和特点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6)理解和掌握大地形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及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重点难点:影响中国天气的主要中纬度和低纬度天气系统及其结构和天气特征;大气环流的概念和形成因素;大气环流的基本状况;季风的概念和形成、东亚季风的形成和特点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大地形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及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

1 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

较高要求——掌握

2 命题说明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各部分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1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15%)

2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15%)

3 流域产汇流计算(15%)

4 水文统计(10%)

5设计年径流(10%)

6)大气概述(10%)

7)大气的运动(10%

8)天气和气候(15%

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在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难易度分数比例2:3:3: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20%,“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包括应用占40%

3题型设计

试题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在内4种题型。题型举例如下:

(1)选择题:

潜水可以来自于流域包气带的( )

(A)薄膜水 (B)重力水 (C)毛管水 (D)吸湿水

2.水文频率分析计算中插补展延,是为了提高样本的( )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无关

3.“定点定面关系”中的定点指的是( )

(A)流域出口断面站点 (B)流域中心雨量站点 (C)暴雨中心点

(2)填空题:

水文循环产生的内因是 ,外因是

河段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是 ,流域降雨径流预报的预见期是

流域调蓄作用的物理原因是

作用于大气的真实力包括

(3)简答题:

分别描述什么是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试论Muskingum法参数x的物理意义及其取值范围。

表示大气湿度的物理量有哪些?解释各物理量的意义。

(4)计算题:

某流域3h10mm单位线如表1所示,该流域8月2日发生一次降雨,时段长3h的地面净雨过程也列于表1,洪水基流为40m3/s。试求:

该流域的面积;

该次暴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水过程(列表计算)。

表1 某流域3h 10mm单位线和一次地面净雨过程

时间(月/日/时)

8/2/2

8/2/5

8/2/8

8/2/11

8/2/14

8/2/17

8/2/20

单位线(m

3

/s)

0

20

75

50

35

10

0

地面净雨(mm)

8

20

已知某河流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Qm服从P-型分布,具有连续n(≥40)年的观测值系列。

试写出用适线法求百年一遇洪峰流量的具体计算步骤。

若现已估计出该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多年平均值Qm0=1000m3/s,Cv=0.5,Cs=2Cv,试求出千年一遇的洪峰流量。

表2 P-型曲线离均系数值表

P(%)

0.01

0.1

1

10

50

φ

P

5.957

4.531

3.023

1.340

-0.164

(4)问答题

1.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有哪些?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特征有哪些影响?

4. 参考书目

1.?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编著,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气象出版社,2007

2.?芮孝芳著,水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徐向阳,陈元芳编. 工程水文学[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

3.?姜世中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20

5. 其他规定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度要适当。一般应使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6. 本科目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F22水文气象综合 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F22水文气象综合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附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F22水文气象综合 考试大纲.docx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m.nutnow-lb.com/dagang/178467.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