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400 电子信息 (微电子学院) |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下设有集成电路制造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集成微纳电子与智能传感系统三个研究方向。集成电路制造工程是面向集成电路制造新工程,开展微电子与光电器件异质集成、先进封装与可靠性、微纳米力学与测试装备、微纳集成制造及对应的高端装备仪器和集成电路数字化制造、集成电路制造过程设备故障智能检测、先进设备控制算法、半导体虚拟工艺及集成电路用关键材料等研究。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是面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未来通信、航天遥感、智能显示等应用需求,学科交叉开展车载显示、人工智能复杂系统芯片优化、射频芯片、神经拟态系统芯片和显示驱动芯片研究。集成微纳电子与智能传感系统是面向未来5/6G通信、高速数据中心、无人驾驶、AR/VR及智能传感等领域开展硅基光电子学、超构表面光学芯片、生物芯片及智能传感系统的相关研究。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多学科交叉。本学科拥有一条8英寸微机电系统(MEMS)中试线和一条8英寸高分辨/柔性AMOLED显示中试线,并与上海市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和中科院上海分院多家研究所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密切合作,面向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培养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人才和高端领军人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被选入国家和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包括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及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学院联聘联用中科院上海分院教师60余名,均为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其中包括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多名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为加强产教深度融合,解决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中的产教脱离问题,学院联聘联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教师16名,均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其中30%以上教师入选国家和上海市人才计划。在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本学科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长期工作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领域,同时具有教学科研和产业技术公关经验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为本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提供了师资保障。 |
学制:2.5 年 |
研究方向: |
01. 集成电路制造工程 02. 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 03. 集成微纳电子与智能传感系统 04. 智能感知与汽车芯片专班* 05. 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制造专班* 06. 光刻机专班* 07. 集成芯粒先进封装专班*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m.nutnow-lb.com/shu/zsml/172724.html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推荐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