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2023考研大纲:大连大学2023年考研初试科目 712 文学理论基础 考试大纲

网络 380 2022-09-22 08:08:01

众所周知,考研大纲是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纲:大连大学2023年考研初试科目 712 文学理论基础 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述题,材料题,写作题

四、适用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五、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文学理论的性质与形态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及其性质,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课程内容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及其性质,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2.掌握: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及其性质。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不列入考试范围)

文学活动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类活动的性质,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以及文学活动的地位;掌握文学活动的构成,掌握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

课程内容

人类活动的性质,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以及文学活动的地位;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及其具体含义;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

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理解:人类活动的性质,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以及文学活动的地位。

2.掌握:文学活动四要素,掌握文学活动构成的具体含义。

3.掌握: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等等并能给予相应的评价。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文学的多重含义,掌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二)课程内容

1.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2.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的表现、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含义,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文学话语,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掌握:文学的多重含义。

2.掌握: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及其典范形态。

3.熟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不列入考试范围)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理解并掌握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之间的区别,掌握文学创造的客体以及文学创造的主体;掌握文学创造的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关系。

(二)课程内容

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

2.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之间的区别

3.文学创造的客体以及文学创造的主体

4.文学创造的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关系。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了解: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

2.理解:并掌握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之间的区别。

3.掌握:文学创造的客体以及文学创造的主体。

4.掌握:文学创造的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关系、掌握主体客体化以及客体主体化的理论内涵。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创造过程,掌握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掌握文学创造过程的构思阶段,掌握文学创造过程的物化阶段。

(二)课程内容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材料储备的主体特征、艺术发现、创作动机;

2.文学创造过程的构思阶段——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构思方式;文学

3.创造过程的物化阶段——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词语提炼到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理解:并掌握文学创造的具体过程。

2.掌握:文学创造发生阶段的具体特征。

3.掌握:文学创造构思阶段的具体方式及其心理机制。

4.掌握:文学创造物化阶段的具体过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领会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了解艺术概括的含义与方法;了解文学的伦理与情感;领会形式创造应遵循的规律。

(二)课程内容

1.文学的真实:(1)文学中的求真,(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3)真实的发掘与表现?

2.文学的伦理与情感:(1)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2)情感与“诗意的裁判”,(3)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 3.美的创造:(1)审美理想的烛照,(2)文学形式的升华,(3)文学形式之美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艺术真实及其主要特征;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艺术概括及其具体规定;“诗意的裁判”的出处及其内涵;人文关怀的定义。

2.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关系。

3.掌握:“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正确认识“有意味的形式”。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了解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领会不同类型和体裁作品的文体区异

(二)课程内容

1.文学作品的类型:(1)现实型文学,(2)理想型文学,(3)象征型文学,(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2.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1)诗,(2)小说,(3)剧本,(4)散文与报告文学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现实型文学及其特征;理想型文学及其特征;象征型文学及其特征;诗及其特征;小说及其特征;剧本及其特征;散文及其特征;报告文学及其特征。

2.理解: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

3.掌握: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领会文学言语、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及审美意象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课程内容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典型:(1)典型论的发展,(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意境:(1)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2)文学意境的特征,(3)意境的分类

4.文学意象:(1)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2)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3)审美意象的分类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典型及其特征;文学意境及其特征;文学意象及其特征。

2.理解: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文学形象的合情合理性。

3.掌握:文学作品的三个层面;意境创造的情景交融方式;文学意蕴的三个层面。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叙事的含义与特征;领会叙述内容、叙述话语与叙述动作的相关理论

(二)课程内容

1.叙事界定:(1)叙事理论与叙事学,(2)叙事的含义与特征,(3)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4)叙事的构成:

2.叙述内容:(1)故事,(2)结构,(3)行动

? 3.叙述话语:(1)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2)视角

4.叙述动作:(1)叙述者与作者,(2)叙述者与声音,(3)叙述者与接受者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叙事的含义与特征;视角的定义;行动元与角色的内涵

2.理解: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情节与事件的关系;聚焦的变换对于阅读的意义。

3.掌握: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领会抒情作品的构成及抒情话语的表现功能

(二)课程内容

1.抒情界定:(1)抒情与抒情性作品,(2)抒情与现实,(3)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4)抒情与宣泄

2.抒情性作品的构成:(1)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2)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3.抒情方式:(1)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2)抒情角色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抒情及抒情性作品;抒情话语;情景交融。

2.理解:为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

3.掌握:文学抒情与叙事的主要区别;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风格的内涵;领会文学风格与文化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1.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1)独特的言语形式,(2)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3)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4)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2.风格的定义和内涵:(1)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基本条件,(3)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 3.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1)风格类型的划分,(2)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 4.文学风格与文化:(1)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2)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3)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4)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日常个性;文学的时代风格;文学的流派风格

2.理解:风格的基本内涵;文学风格、创作个性及日常个性三者的关系;风格的审美价值。

3.掌握:正确理解“文如其人”和“风格即人”;结合作品深入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内涵;领会文学消费的文化属性

(二)课程内容

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1)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2)文学消费的二重性,(3)文学消费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4)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1)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2)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3)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4)文学接受作为审美交流活动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文学消费;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欣赏;高雅文学;大众文学;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文学接受的审美交流属性。

2.理解: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辩证关系;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文学创作与金钱的关系;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阐释活动。

3.掌握: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和联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及高潮过程;领会文学接受发生、发展及高潮过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心理内容

(二)课程内容

1.文学接受的发生:(1)期待视野,(2)接受动机,(3)接受心境,(4)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2.文学接受的发展:(1)填空、对话与兴味,(2)还原与异变,(3)理解与误解,(4)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 3.文学接受的高潮:(1)共鸣,(2)净化,(3)领悟,(4)余味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期待视野及其形成原因;接受心境的内涵;隐含的读者的内涵;正误与反误的内涵;共鸣的内涵;净化的内涵;领悟的内涵;余味的内涵;意蕴期待的内涵;审美动机的内涵;第二文本的内涵。

2.理解: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的关系;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和兴味。

3.掌握:文学接受中产生异变的原因;正确看待文学接受中的误解;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净化的作用;共鸣产生的原因;领悟的基本特征;文学接受心境的三种情况;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的关系。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领会文学批评的几种基本模式及主要操作原则

(二)课程内容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1)文学批评的界定,(2)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2.文学批评的模式:(1)传统批评模式,(2)现代批评模式

? 3.文学批评的实践:(1)了解对象,(2)选点切入,(3)确定要旨,(4)布局安排,(5)力求创新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文学批评的内涵;作品的艺术性;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学批评;文化批评。

2.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关系。

3.掌握: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不同。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本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每个单元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并列举具体知识点。“理解”部分所提示的内容,要求学习者不仅熟知概念,还要理解理论原理,并能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掌握”部分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强调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

本大纲的实施要求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本课程考试命题的内容范围、能力层次和考试重点军一本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为依据。命题时,识记性试题占40%,礼节性试题占30%,掌握性试题占30%。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种。

学习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必读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参考书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杨铸.《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3考研大纲:大连大学2023年考研初试科目 712 文学理论基础 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大连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附件: 大连大学2023年考研初试科目 712 文学理论基础 考试大纲.docx

快给朋友分享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m.nutnow-lb.com/dagang/116647.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