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中外音乐史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至少200字)
中外音乐史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查目标旨在全面检验考生对中外音乐历史的理解深度、知识广度以及独立研究能力。具体来说,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考生需要掌握中外音乐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发展阶段,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的发展特点、重要作品和代表性作曲家。这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音乐史基础知识,能够系统地梳理和阐述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
其次,考生需要具备深入的音乐分析能力,能够运用音乐理论、音乐美学等学科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这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理论水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音乐历史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再次,考试还注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考生需要能够对音乐历史现象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能够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音乐历史进行深入研究。这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推动音乐历史研究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考试还强调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音乐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考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能力。因此,考试也会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等。
综上所述,中外音乐史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查目标旨在全面检验考生的音乐史知识、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分配
1、名词解释:4 小题 每题 5 分,共计 20 分
2、简答题: 4 小题 每题 20 分,共计 80 分
3、论述题: 2 小题 每题 25 分,共计 50 分
三、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考查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远古至夏商时期:
音乐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包括原始乐舞、宗教仪式音乐等。(贾湖骨笛)
(二)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1、礼乐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西周礼乐制度对音乐使用的具体规定和背景意义。(曾侯乙编钟、八音分类法)
2、儒家、墨家、道家音乐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3、乐律理论。(十二律、三分损益法)
(三)秦汉时期:
1、乐府制度的建立,以及汉代“乐府”的相关内容和音乐家。
2、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如鼓吹乐、相和歌、清商乐等。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外来乐器的传入与影响。
2、稽康、阮籍等音乐家的音乐思想。
(五)隋唐五代时期:
1、宫廷音乐的繁荣,燕乐的发展。
2、音乐机构的完善。(教坊、梨园)
3、唐代民间俗乐的主要形式。(曲子、变文)
(六)宋元明清时期:
1、市民音乐的兴起,戏曲艺术的成熟与发展。
2、宋代词乐及姜夔等音乐家的创作。
3、明清时期古琴流派及代表性琴曲。
(七)重要音乐作品:
《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幽兰》、《扬州慢》、《潇湘水云》、《阳关三叠》等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
中国近代音乐史部分:
1.学堂乐歌 2.沈心工 3.李叔同 4.曾志忞 5.大同乐会 6.谭鑫培 7.周信芳 8.程砚秋 9.梅兰芳 10.白玉霜 11.严老烈 12.何柳堂 13.吕文成 14.华彦钧 15.王光祈 16.丰子恺 17.萧友梅 18.赵元任 19.黎锦晖 20.刘天华 21.青主 22.黄自 23.刘雪庵 24.江文也 25.聂耳 26.任光 27.张寒晖 28.冼星海 29.贺绿汀 30.吕骥 31.马思聪 32.马可 33.郑律成34.齐尔品 35.左翼音乐运动 36.新音乐 37.歌剧《白毛女》
西方音乐史部分: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1、古希腊的音乐生活
2、音乐与神的崇拜
3、古希腊的乐器(包括弦乐:里拉,管乐:阿夫洛斯管、排箫)
4、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包括音程和音阶理论、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
5、古希腊音乐的特征
6、古罗马的音乐生活
(二)中世纪音乐
1、格里高利
2、早期的复调音乐
3、圣母院乐派的复调
4、经文歌
5、中世纪单声歌曲(包括拉丁歌曲、方言歌曲)
6、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音乐(包括法国“新艺术”、新艺术音乐的特征、
马肖的音乐创作、14世纪意大利音乐)
(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1.勃艮第地区的音乐
2.法-佛兰德作曲家
3.意大利的牧歌
4.法国尚松
5.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包括宗教改革的音乐、威尼斯乐派、罗马乐派)
(四)巴罗克时期音乐
1.巴罗克音乐的主要特点
2.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3.其他大型声乐体裁(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
4.器乐的发展(包括德国的键盘音乐、意大利和法国的键盘、音乐协奏曲)
5.巴罗克晚期的几位大师(包括让-菲利普·拉莫、多米尼科·斯卡拉蒂、格奥尔格·弗利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五)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1.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
2.奏鸣曲和奏鸣曲式
3.协奏曲与交响曲的发展
4.海顿和莫扎特的生平,创作风格,代表作以及历史贡献。
5.贝多芬 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各体裁领域的贡献。
(六)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1.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舒柏特)
2.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门德尔松、舒曼、肖邦)
3.19世纪上半叶的法、意歌剧(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
4.从标题交响音乐到交响诗(柏辽兹、李斯特)
5.19世纪中、下叶的德奥音乐(瓦格纳、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父子)
6.比才
7.威尔第代表的意大利歌剧
8.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与有关风格
(1)俄罗斯音乐文化(格林卡、“强力集团”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2)捷克的音乐文化(斯美塔那、德沃夏克)
(3)挪威、芬兰的音乐文化(格里格、西贝柳斯)
9.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音乐
(1)法国音乐文化(德彪西、拉威尔)
(2)奥地利和德国的音乐文化(马勒)
(3)俄罗斯音乐文化(拉赫曼尼诺夫)
(4)意大利音乐文化(普契尼)
(七)20世纪音乐
1、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
2、新古典主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
3、民族主义音乐(格什文)
4、20世纪上半叶其他风格与类型的音乐(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四、参考书目
1、戴嘉枋:《中国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