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822文化遗产概论》考试大纲

网络 120 2024-12-30 19:01:02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5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22 文化遗产概论

专业类别:

学术型 ■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145100

文物(

专硕

一、基本知识点

文化遗产导论

包含有文化遗产资源学、文化遗产价值论、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基础知识,通过考试评判考生是否达到高等学校

文物

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所录取的考生具有较好的

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

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文化遗产资源学、文化遗产价值论、文化遗产经济学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答题。

第一章 文化遗产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概念中“文化”的界定

二、文化遗产概念中“遗产”的含义

三、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

四、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类型

一、文化遗产的关键要素

二、文化遗产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 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遗产资源论

第一节 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关系

一、文化资源的概念

二、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的区别 22

第二节 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

二、文化遗产成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途径

三、文化遗产成为文化资源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资源环境分析

一、资源环境的概念

二、文化遗产资源的环境要素分析

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资源可持续性

一、资源可持续性的概念

二、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文化遗产价值论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

一、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

二、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的多重性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决定

一、文化遗产价值决定的时间因素

二、宗教与政治因素

三、技术因素

四、经济发展因素

五、人文因素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六、文化遗产价值决定的空间因素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与评估

一、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

二、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三、文化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四、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定量评估方法

五、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评估方法

第四章 文化遗产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

一、文化遗产的稀缺性

二、文化遗产的公共性

三、文化遗产的成本属性

四、文化遗产的外部性

五、文化遗产的产权属性

第二节 文化遗产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原理

一、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二、文化遗产及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

三、文化遗产的垄断问题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经济利用

一、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影响因素

二、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驱动力

三、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模式

四、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策略

第五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一、文物与可移动文物的内涵

二、可移动文物早期收藏的历史实践

三、中国可移动文物的官方收藏与资源普查情况

四、可移动文物的海外流失与追索

第二节 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

一、文物古迹保护的国际经验

二、欧美国家文物古迹修复的主要理论

三、中国不可移动文物古迹保护的机制与原则

四、中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普查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录与分批公布制度

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审定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规范

第四节 历史古村落的保护

一、中国古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规划制定

三、中国古镇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主要方式

一、文博产业开发

二、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与界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划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一、作为文化基因的保护价值

二、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保护价值

三、基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安全的保护价值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与客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客体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

一、行政性保护

二、法制性保护

三、生产性保护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一、商业化与产业化、工业化的概念辨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七章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第一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认定

一、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基本含义

二、双重遗产中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关系

第二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保护现状

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二、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保护现状

三、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管理模式

一、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开发的基本要求

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模式

三、文化衍生开发

第四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和审批

一、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

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第八章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本概念

一、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涵

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意义

三、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

第二节 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中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二、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第三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原理

一、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对象

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三、数字化的基本程序

四、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管理

第四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技术

一、数字采集技术

二、数字建模与绘制技术

三、虚拟现实技术

四、内容检索技术

五、数字资源的版权保护技术

第九章 文化遗产法律与政策

第一节 18世纪末至19世纪:“国家遗产”概念的生成

第二节 20世纪: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逐渐完善

一、概念范畴的丰富与保护对象范围的拓展

二、保护法律的逐渐完善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理念与国家博弈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律探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时代诉求

二、《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建议案》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保护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180分钟

总 分:150分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题 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分数比例:

名词名词解释

3

0%

简答

4

0%

论述

30

%

三、主要参考书目

1.王晨、王媛:《文化遗产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附件: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822文化遗产概论》考试大纲.docx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m.nutnow-lb.com/dagang/177376.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