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塔里木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013)历史与哲学学院(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网络 357 2024-12-31 09:42:04

塔里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查目标

《文博综合》是为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招收博物馆专业硕士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础研究方法,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文博综合》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程度。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法规,博物馆的功能与影响,文物的价值与功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等等。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报考博物馆专业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及要求

闭卷、笔试。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内容结构

文物学 50分;博物馆学150分;文化遗产学100分。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4.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2)简答题;(3)案例分析题;(4)论述题

四、参考书目

编写组:《文物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编写组:《博物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军:《博物馆藏品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2020年。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一、考试目标

掌握文物、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历代文物精品,文化遗产传承,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国外文博、遗产保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等专业实践工作与研究工作。

二、复习重点

(一) 文物学

绪论

文物、文物学的定义;文物、文物学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关系。

第一章 文物与文物研究

文物概念的形成;文物价值;文物研究的历史。

第二章 文物的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

文物的分类、分级与鉴定;文物保护管理的法律与规范;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文物的特点及合理利用。

第三章 可移动文物概说(上)

陶器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瓷器和陶器的区别与联系;青铜时代和青铜礼器;玉器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金银器的起源和基本特征;中国古代绘画书法与文化传承。

第四章 可移动文物概说(下)

漆器和木器的历史发展影响;织绣与古代社会生活;砖石雕刻与文化价值的承载;碑帖与历史记载;古籍文献与历史研究;钱币发展与历史进程的关系;文房四宝与古代教育;其他古代文物及其历史价值;近现代可移动文物的价值挖掘。

第五章 不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及命名;古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古墓葬的发掘与历史研究;古建筑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石窟寺及石刻的研究与开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与国民教育;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科学研究与价值利用。

(二) 博物馆学

第一章博物馆学发展史

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史。

第二章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的特征与功能;博物馆的类型

第三章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外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当代外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国博物馆;当代博物馆的新发展。

第四章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与管理

博物馆的藏品;藏品征集的方法和要求;藏品征集的范围和要求;藏品管理及其制度化;藏品管理流程;藏品数字化管理。

第五章博物馆藏品保护

藏品保护的内涵与理念;藏品的保存环境;藏品保护科技;藏品复制。

第六章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与施工管理

展览内容策划;展览形式设计;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

第七章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数字博物馆的类型划分;数字博物馆的独特作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状况与发展方向。

第八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

博物馆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论;博物馆讲解服务;博物馆讲座;互联网+博物馆教育。

第九章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观众定义;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博物馆观众研究内容。

第十章博物馆经营管理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博物馆人事管理;博物馆的科研工作管理;博物馆财务与安全管理;博物馆经营。

第十一章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的选址与总体布局;博物馆展厅设计原则与要求;博物馆库房设计原则与要求;博物馆公共空间与办公空间设计原则与要求;博物馆建筑智能化;博物馆建筑的功能与评价。

(三)文化遗产学

第一章 导论

文化遗产学概念;文化遗产学的性质;文化遗产学的特征;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方法;文化遗产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特征;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

第三章 文化遗产价值

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文化遗产的价值决定;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历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

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和世界遗产

自然遗产的定义及其类别;双重遗产的定义及其类别;世界遗产的定义;世界遗产的分类及标志

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史古村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方法

第六章 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利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利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

第六章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附件: 塔里木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013)历史与哲学学院(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docx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m.nutnow-lb.com/dagang/178060.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