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专业研究生复试大纲
参考书目:
1.《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高廷耀 顾国维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郝吉明,马广大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何品晶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版),方淑荣、姚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试题结构:
总分值:100分
4个方向题目各50分,请考生选择2 方向的题目回答;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主要内容:
第九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1、领会:水污染控制的概念及水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循环与利用。
2、掌握:各种污水中的杂质,水体的污染与自净,富营养化产生、危害与控制等。
3、熟练掌握:水质的表征、水质标准。例如: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悬浮固体,色度,氨氮,总磷等。
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1. 了解:格栅的作用,设计与计算;隔油方法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污水物理处理工艺,沉淀的基础理论,沉淀类型;沉砂池和沉淀池构造特点;气浮方法分类
第十一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
1. 了解:有氧呼吸和厌氧发酵概念,以及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2. 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微生物生长动力学。Monod公式,微生物增长和有机物底物降解之间的关系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1、了解:活性污泥法新工艺。
2、掌握: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应用。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的组成、特征、性能及其评价指标、污泥负荷的概念;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的原理及其应用;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基本流程、主要特点、适用条件;曝气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第十三章? 生物膜法
1、了解:基本流程和净化机理。
2、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膜法等工艺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
第十四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1、了解:好氧塘、厌氧塘、深度处理塘等工艺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土地处理的净化机理、类型和应用。
2、掌握:稳定塘的净化机理、影响因素、功能及发展趋势
第十五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1、了解: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厌氧滤池、厌氧接触法、厌氧流化床、厌氧生物转盘等工艺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
2、掌握: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流程、净化机理、影响因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法) 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
第十六章 污水的化学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
1. 了解: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的基本工艺;膜析法和超临界处理法基本原理
2. 掌握: 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和离子交换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原则。离子交换剂的分类,常用吸附剂以及吸附设备和工艺
第十七章 城市污水回用
1. 了解:了解污水回用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价内容
2. 掌握: 污水回用的主要途径和水质标准以及回用系统类型;重点掌握回用处理技术方法
第十八章? 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
1、领会: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污泥的干化与脱水,污泥的干燥与焚烧,污泥的综合利用、最终处置。
2、掌握:污泥的分类、污泥性质的指标等。
《大气控制工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概论
大气污染的有关基本概念等。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要求掌握燃烧的有关基本概念;熟悉燃料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量计算;了解煤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要求掌握大气圈结构与气象要素的概念;熟悉大气的热力过程;了解大气的运动和风。重点掌握逆温的概念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要求掌握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以及高斯扩散模式;熟悉污染物浓度估算公式;了解污染物浓度估算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要求掌握颗粒的粒径与粒径分布的有关概念;熟悉粉尘的物理性质、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净化装置技术性能。了解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进展。
第六章 除尘装置
要求掌握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熟悉除尘器的结构性能、选择与设计方法;了解除尘器的发展方向。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要求掌握吸收法,吸附法和催化法的机理和应用;熟悉吸附平衡;了解催化吸附等。
第八章 硫氧化物控制技术
要求掌握低浓度二氧化硫控制;熟悉脱硫工艺的综合比较、了解硫排放与硫循环、脱硫发展方向等。
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要求掌握脱氮技术有关概念;熟悉脱氮技术SCR工艺流程、化学反应、工艺特点;了解NSCR、吸附法、吸收法等。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
要求掌握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性质;熟悉预防VOCs挥发的技术;了解VOCs控制方法。
第十一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要求掌握汽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了解新型动力车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的交通管理对策
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
要求掌握全球性大气污染的有关概念;熟悉全球变暖、酸雨问题;了解臭氧层破坏。
第十三章 净化系统设计
要求掌握净化系统的组成;熟悉集气罩类型;了解集气罩设计等
第十四章 管道系统设计
要求掌握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风机的选择方法;了解管道的布置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主要内容:
第一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概论
要求掌握固体废物概念,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与资源二重性。
第二章 固体废物性质分析
要求掌握固体废物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危险废物特性;了解固体废物采样和制样方法。
第三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要求掌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熟悉生活垃圾收运规划设计。
第四章 固体废物预处理
要求掌握固体废物分选和破碎原理;了解固体废物分选和破碎设备。
第五章 固体废物生物处理
要求掌握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的技术原理和主要工艺调控方法;熟悉堆肥二次污染控制方法;了解堆肥和厌氧技术的主要应用。
第六章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
要求掌握焚烧技术基本原理和二次污染控制,熟悉焚烧工艺与设备。
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固化与稳定化
要求掌握固化和稳定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了解固化稳定化的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
第八章 固体废物土地处理与处置
要求掌握填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卫生填埋过程中的污染防控原理;了解危险废物安全填埋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危险废物处置与利用
要求熟悉危险废物的鉴别和管理制度。
第十章 电子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要求熟悉电子废物的来源和有害特性;了解电子废物资源化技术。
第十一章 工业固体废物的材料利用
要求熟悉工业固废的来源与特性;了解工业固废废物建材利用原理。
第十二章 农业废物处理与利用
要求熟悉农业废物的来源和污染特征;了解畜禽废物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环境科学概论》主要内容:
一、绪论部分:
掌握环境问题的特点;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的启示;熟悉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大气环境部分:
掌握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主要因素。熟悉减轻大气污染的方法;了解气溶胶的概念,污染物的分类、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以及烟囱的有效源高的计算。
三、水体环境部分:
熟悉水体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概念以及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污染特征;掌握有机物污染指标的分类,污染排放点下游浓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了解非保守物质在水体中的衰减过程、氧垂公式、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危害。
四、土壤环境部分:
理解土壤污染与土壤自净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土壤污染物以及影响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熟悉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方式;掌握主要的土壤污染控制技术。
五、固体废物环境部分:
了解固体废物的分类;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和途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以及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六、物理环境:
理解物理环境的概念;熟悉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及物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七、生物环境: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掌握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因素,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熟悉生物污染的含义及其来源、食品污染中化学性污染的来源;了解预防控制食品污染的方法。
八、环境管理:
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熟悉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九、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
了解环境监测的特点、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熟悉环境评价的不同类型;理解环境质量评估的方法;熟悉环境规划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方面。
十、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掌握温室效应的成因与应对温室效应加剧趋势的措施;了解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海洋污染的来源及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熟悉酸雨的形成过程和危害;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