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考研大纲是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830水文学原理 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30
科目名称:水文学原理
目标与基本要求
1. 课程目标:水文学原理课程主要讲述水文过程尤其是产汇流过程的物理概念与基本规律,以及相应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流域、水系、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等水文学基本概念,把握降雨、下渗、径流、蒸发等流域水循环基本过程,掌握流域产流、流域汇流、洪水波运动的基本原理并能熟练应用相关的计算方法,为将来从事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生产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2. 基本要求:理解水文循环、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和物理基础;掌握降水特性及区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掌握土壤水运动的原理;掌握下渗、蒸发等水文现象的物理描述方法;掌握产流、汇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河道洪水演算的方法。
具体内容
1. 绪论(1)了解中国目前的水问题;了解水文学发展过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了解水文学分支学科以及该门课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方法;(2)理解水文学发展的驱动力;(3)掌握水文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流域及水系(1)理解水系的拓扑特征和几何学特征里面的一些基本术语;理解流域长度、宽度和形状以及河网密度、河道的维持常数、河流频度、链频度、面积-河长曲线、高程曲线、流域坡度等基本概念;(2)掌握分水线、集水线、流域、流域面积、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水系、坡面、流域基本单元等基本概念;掌握序列分级法基本原则、河数定律、河长定律和面积定律。
3. 水文循环(1)了解水的密度、冰点和沸点、传热性、表面张力等奇异特性;了解水文循环的意义以及全球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可能影响;(2)掌握水文循环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分类;掌握水量平衡原理,掌握水文平衡方程式及其不同的尺度的水量平衡方程。
4. 降水(1)了解降雨的成因和降雨资料的检验方法;(2)理解降水的定义和降雨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降水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面积等降雨的基本要素和降雨时空变化的表示方法;掌握区域或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5. 土壤水(1)了解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土壤水分常数在水文中意义以及理查兹(Richards)方程推导;(2)理解土壤质地三角形;(3)掌握土壤中的“三相”关系、土壤水的作用力、土壤水的分类和土壤水分常数、水土势以及土壤水分特性曲线,饱和和非饱和土壤的达西定律、土壤水运动的连续性方程以及理查兹(Richards)方程。
6. 下渗(1)了解下渗现象和经验下渗曲线;(2)理解下渗的机理;(3)掌握土壤水分剖面、下渗率、下渗能力、下渗曲线、累积下渗曲线基本概念以及下渗容量与土壤水分剖面的关系;非饱和下渗理论和饱和下渗理论以及下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以及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
7. 蒸发与散发(1)理解蒸发潜热、凝结潜热、蒸发率、蒸发能力等基本概念;(2)掌握控制蒸散发的条件;(3)了解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4)掌握确定水面蒸发的方法;(5)理解土壤蒸发的物理过程;(6)掌握土壤蒸发的定量计算;(7)了解植物的构造;(8)掌握植物蒸散发过程及基本规律;(9)理解流域蒸散发的基本规律;(10)掌握定量计算流域蒸散发的方法。
8. 产流机制和流域产流(1)了解包气带和饱和带的特点以及产流面积的定义;(2)理解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以及流域蓄水容量曲线与降雨—径流关系的相互转换;(3)掌握不同类型的包气带特征、霍顿(Horton)产流理论和邓恩(Dunne)产流理论;蓄满产流模式和超渗产流模式;产流面积变化的成因;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特点及其绘制以及蓄满产流总径流量的计算及其水源划分以及流域下渗容量分配曲线的特点及其绘制以及超渗产流的地面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9. 洪水波运动和洪水演算(1)了解洪水波的形成;(2)理解入流过程的数学处理;(3)掌握洪水波的几何特征和运动特征;河道洪水波运动的数学物理描述,洪水波的分类依据及基本类型;运动波的特点及扩散波的特点;河段水量平衡方程式、河槽调节作用和槽蓄方程;河段汇流曲线和出流过程的推求;线性特征河长连续演算方法以及线性扩散波演算方法。
10. 流域汇流(1)了解流域汇流现象、流域瞬时单位线的系统论释义、Nash模型、Clark模型、线性水库串并联模型;流域汇流的非线性问题以及流域退水规律;(2)理解卷积分及其矩定理;(3)掌握流域汇流曲线及其应用、流域时段单位线的识别、径流成因公式、时间—面积曲线和等流时线及其应用以及流域调蓄作用及其物理机理、线性概念性元件及其瞬时单位线、线性概念性元件的组合及其瞬时单位线。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
1. 命题说明:(1)试题主要题型有: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四种题型。(2)绪论、流域及水系、水文循环、降水、土壤水、下渗、蒸发与散发考核内容占试卷分数比例的40%~50%,产流机制和流域产流、洪水波运动和洪水演算、流域汇流考核内容占试卷分数比例的50%~60%。
2. 参考书目:(1)芮孝芳著. 水文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7.(2)芮孝芳著. 水文学原理[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08.
3. 其他规定: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4. 本科目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830水文学原理 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830水文学原理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