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纲不仅能给你一个复习的方向,还能帮助你梳理整个知识大纲,方便学习。考研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考研 戏曲 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祝您考研成功!
窗体顶端
2025年戏曲与曲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学术学位
研究方向:戏曲与曲艺理论研究
考试科目:751 中国戏曲史和中国曲艺史(二选一)
881 艺术概论
《中国戏曲史和中国曲艺史(二选一)》考试大纲
《中国戏曲史》部分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
二、考试基本要求
1.准确把握中国戏曲的根本特征、概念范畴,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2.了解掌握中国戏曲史中各戏曲形态的分类标准、艺术表现,及其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3.基本熟悉中国戏曲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古典剧论,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批评。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戏曲的起源与成熟
(一)戏曲的起源
1. 原始戏剧形态及其特征
2. 秦、汉、六朝优戏
3. 唐、五代优戏和歌舞戏的特征及意义
(二)成熟的戏曲形态
1. 宋杂剧与金院本的艺术特征
2. 南戏的特征与价值
第二部分:元杂剧与南戏
(一)元杂剧的成就
1.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与特征
2. 元杂剧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
(二)南戏的成就
1. 南戏的特征与艺术成就
2. 南戏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特征
第三部分: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
(一)明代传奇与杂剧创作的概况与特点
(二)明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
(三)明代杂剧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
(四)明代戏曲舞台艺术的特征
(五)明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
第四部分:清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
(一)清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特征
(二)清代传奇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清代地方戏的发展概况与花雅之争
(四)清代戏曲的舞台艺术特征
(五)清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
参考书目:
①王国维著、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②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版
③郑传寅《中国戏曲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④钱南扬《戏文概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⑤郭英德《明清传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中国戏曲史和中国曲艺史(二选一)》考试大纲
《中国曲艺史》部分
第一部分、曲艺的孕育与初成
第一章 汉前说唱与曲艺
(一) 先秦说唱中的曲艺因素
(二) 瞽矇俳与民间说唱
第二章 汉至南北朝曲艺
(一) 汉至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二) 佛教传入对曲艺初成的影响
(三) 汉至南北朝的滑稽表演
(四) 说书艺术的初成
第二部分、曲艺的成熟与发展
第三章 唐五代曲艺
(一) 唐五代曲艺的新发展
(二) 俗讲与讲经文
(三) 转变与变文
(四) 说话与话本
(五) 唐五代时期的其他曲艺术
第四章 两宋曲艺
(一) 宋代曲艺演出
(二) 宋代说唱伎艺人
(三) 以“说”为主的瓦舍伎艺
(四) 以“唱”为主的瓦舍伎艺
(五) 文人伎艺鼓子词
(六) 宋代的俳优和杂剧中的曲艺因素
(七) 宋代说唱伎艺的音韵问题
(八) 珍贵的说话伎艺资料
第五章 金元曲艺
(一) 金元诸官调
(二) 金元散曲
(三) 元代讲史与平话
(四) 元代戏曲与曲艺
第三部分、曲艺的承前与启后
第六章 明代曲艺
(一) 明代弹词
(二) 明代说唱词和鼓词
(三) 明代说书和通俗小说
(四) 明代的宗教宣卷和宝卷
(五) 明代唱曲牌的曲艺
(六) 莲花落、说唱道情倒喇
(七) 柳敬亭
第七章 清代曲艺
(一) 评话与评书
(二) 弹词与鼓词
(三) 清代子弟书
(四) 清代的民间宣卷和宝卷
(五) 时调小曲与牌子曲
(六) 莲花落与道情
(七) 口技与相声
(八) 清代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
第八章 民国曲艺
(一) 弹词与评话
(二) 鼓书与评书
(三) 相声的发展与传播
(四) 各地曲种的进一步发展
(五) 曲艺的战斗传统
(六) 少数民族曲艺的生存状态
(七) 新文化运动对曲艺艺术发展的影响
参考书目:
①姜昆、倪锺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蔡原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基本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二、考试基本要求
1.对基本艺术理论知识掌握熟练。
2.能够运用基本艺术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的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二)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艺术教育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二)艺术与哲学
(三)艺术与宗教
(四)艺术与道德
(五)艺术与科学
第二部分、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一)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
第六章 造型艺术
(一)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
(三)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第七章 表情艺术
(一)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
第八章 综合艺术
(一)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
第九章 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语言艺术精品赏析
第三部分、艺术系统
第十章 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二)艺术创作过程
(三)艺术创作心理
(四)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
(二)典型和意境
(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参考书目: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戏曲表演
戏曲音乐
考试科目:651 中国戏曲史
881 艺术概论
《中国戏曲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
二、考试基本要求
1.准确把握中国戏曲的根本特征、概念范畴,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2.了解掌握中国戏曲史中各戏曲形态的分类标准、艺术表现,及其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3. 基本熟悉中国戏曲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古典剧论,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批评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戏曲的起源与成熟
(一)戏曲的起源
1. 原始戏剧形态及其特征
2. 秦、汉、六朝优戏
3. 唐、五代优戏和歌舞戏的特征及意义
(二)成熟的戏曲形态
1. 宋杂剧与金院本的艺术特征
2. 南戏的特征与价值
第二部分:元杂剧与南戏
(一)元杂剧的成就
1.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与特征
2. 元杂剧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
(二)南戏的成就
1. 南戏的特征与艺术成就
2. 南戏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特征
第三部分: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
(一)明代传奇与杂剧创作的概况与特点
(二)明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
(三)明代杂剧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
(四)明代戏曲舞台艺术的特征
(五)明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
第四部分:清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
(一)清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特征
(二)清代传奇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清代地方戏的发展概况与花雅之争
(四)清代戏曲的舞台艺术特征
(五)清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
参考书目:
①王国维著、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②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版。
③郑传寅《中国戏曲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④钱南扬《戏文概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⑤郭英德《明清传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基本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二、考试基本要求
1.对基本艺术理论知识掌握熟练。
2.能够运用基本艺术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的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二)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艺术教育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二)艺术与哲学
(三)艺术与宗教
(四)艺术与道德
(五)艺术与科学
第二部分、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一)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
第六章 造型艺术
(一)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
(三)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第七章 表情艺术
(一)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
第八章 综合艺术
(一)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
第九章 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语言艺术精品赏析
第三部分、艺术系统
第十章 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二)艺术创作过程
(三)艺术创作心理
(四)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
(二)典型和意境
(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参考书目:
①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研究方向:曲艺表演
考试科目:652 中国曲艺史
881 艺术概论
《中国曲艺史》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曲艺的孕育与初成
第一章 汉前说唱与曲艺
(一) 先秦说唱中的曲艺因素
(二) 瞽矇俳与民间说唱
第二章 汉至南北朝曲艺
(一) 汉至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二) 佛教传入对曲艺初成的影响
(三) 汉至南北朝的滑稽表演
(四) 说书艺术的初成
第二部分、曲艺的成熟与发展
第三章 唐五代曲艺
(一) 唐五代曲艺的新发展
(二) 俗讲与讲经文
(三) 转变与变文
(四) 说话与话本
(五) 唐五代时期的其他曲艺术
第四章 两宋曲艺
(一) 宋代曲艺演出
(二) 宋代说唱伎艺人
(三) 以“说”为主的瓦舍伎艺
(四) 以“唱”为主的瓦舍伎艺
(五) 文人伎艺鼓子词
(六) 宋代的俳优和杂剧中的曲艺因素
(七) 宋代说唱伎艺的音韵问题
(八) 珍贵的说话伎艺资料
第五章 金元曲艺
(一) 金元诸官调
(二) 金元散曲
(三) 元代讲史与平话
(四) 元代戏曲与曲艺
第三部分、曲艺的承前与启后
第六章 明代曲艺
(一) 明代弹词
(二) 明代说唱词和鼓词
(三) 明代说书和通俗小说
(四) 明代的宗教宣卷和宝卷
(五) 明代唱曲牌的曲艺
(六) 莲花落、说唱道情倒喇
(七) 柳敬亭
第七章 清代曲艺
(一) 评话与评书
(二) 弹词与鼓词
(三) 清代子弟书
(四) 清代的民间宣卷和宝卷
(五) 时调小曲与牌子曲
(六) 莲花落与道情
(七) 口技与相声
(八) 清代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
第八章 民国曲艺
(一) 弹词与评话
(二) 鼓书与评书
(三) 相声的发展与传播
(四) 各地曲种的进一步发展
(五) 曲艺的战斗传统
(六) 少数民族曲艺的生存状态
(七) 新文化运动对曲艺艺术发展的影响
参考书目:
①姜昆、倪锺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蔡原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基本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二、考试基本要求
1.对基本艺术理论知识掌握熟练。
2.能够运用基本艺术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的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二)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艺术教育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二)艺术与哲学
(三)艺术与宗教
(四)艺术与道德
(五)艺术与科学
第二部分、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一)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
第六章 造型艺术
(一)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
(三)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第七章 表情艺术
(一)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
第八章 综合艺术
(一)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
第九章 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中外语言艺术精品赏析
第三部分、艺术系统
第十章 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二)艺术创作过程
(三)艺术创作心理
(四)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
(二)典型和意境
(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参考书目:
①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考研 戏曲 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戏曲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